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,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,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!
今天,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: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!!!




-暢銷書排行榜
本週排行榜第一名:
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!


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,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,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!
點下面的圖片進去,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!








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

















  • 《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》






    不管汽車玩家或新手




    都應該知道的機械原理








    引擎起動、油門加速、方向盤控制、煞車系統......




    從基礎開始,帶你了解驅動汽車行進的機械原理。




    讓愛車的你更懂車的WHY與HOW。








    ◎汽車為什麼能行進?




    ◎引擎的基礎構造




    ◎如何驅動引擎運轉?




    ◎支援引擎的機械構造




    ◎傳動車輪的機械原理




    ◎汽車行進與轉向的機械原理








    同場加映:還有新型態電動車的機械原理!








    本書特色








    1、汽車怎麼動起來?本書教你背後的機械原理




    2、不管是玩家與新手,都應該知道的汽車知識




    3、圖解汽車機械原理,讓愛車的人更懂車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作者介紹






      青山元男

     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。畢業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。曾於音樂雜誌、音響雜誌、雜物誌等雜誌出版社擔任編輯,目前為自由記者。曾為汽車相關雜誌、雜物誌與單行本撰寫文章,執筆範圍涵蓋各類領域。汽車領域文章包括汽車構造、改裝、外觀保養等汽車生活的各個面向。熟悉汽車保險,擁有理財規劃顧問資格(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,簡稱CFP)。主要著作有《圖解汽車機械原理》、《圖解雜學 F1賽車的祕密》、《史上最強彩色圖解 汽車百科》、《簡明易懂的汽車構造解說》(夏目社)等。









    • 譯者介紹





      黃郁婷








      東海大學日文系畢業,曾任赴日交換學生。在絢麗海魚優游環繞的水族世界長大,喜愛親近大自然、飼養動物與栽種植物。畢業後曾任高鐵軌道版預鑄廠口譯、汽車公司日籍主管秘書、內衣公司日系商品採購。








      目前為自由日文口筆譯者,譯作涵蓋商管、自然科普、應用科學、寵物飼養與休閒生活,翻譯作品有《千奇百怪的魚臉》、《想知道的核能與放射性物質: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,如何避免輻射污染?》等三十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


    • 作者序




      序章 行進、停止、轉向── 滿足汽車機能的三大要素








      第1章 驅動汽車行進的原理




      01-01 輪胎與路面摩擦驅動汽車行進──摩擦力與驅動力




      01-02 超過摩擦力的極限就無法驅動汽車──摩擦力的極限




      01-03 發揮驅動力,產生加速度,車速便能提高──作用力與加速度




      01-04 一面對抗行進阻力,一面行進──慣性與行進阻力




      01-05 行進中的汽車擁有動能──動能




      01-06 坡道的高度是能量的盟友,也是敵人──位能




      01-07 路面傾斜會減弱驅動力──傾斜與摩擦力




      01-08 輪胎變形、大氣壓力與摩擦會妨礙汽車行進──行車阻力




      01-09 引擎分兩階段轉換能量──熱機與內燃機




      01-10 活塞與汽缸構成燃燒室──引擎的基本構造




      01-11 引擎運轉的四個行程:進氣、壓縮、燃燒與膨脹、排氣──引擎運轉的四個循環步驟




      01-12 引擎運轉的四個行程:進氣、壓縮、燃燒與膨脹、排氣──柴油引擎的四個行程




      01-13 燃料所產生的能源無法全數轉換為動能──熱效率




      01-14 引擎迴轉的力量無法直接傳動車輪使汽車行駛──引擎的性能




      專欄 1 轉子引擎








      第2章 引擎的基礎構造




      02-01 不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換成迴轉運動就無法應用──曲軸機構




      02-02 引擎中負責產出動能的僅只燃燒與膨脹行程──多汽缸化與飛輪




      02-03 以金屬塊打造而成,內部容納活塞的汽缸──汽缸體與汽缸蓋




      02-04 在受到汽缸與活塞包圍的空間內產生力量──燃燒室與排氣量




      02-05 汽缸愈多,輸出馬力愈大,引擎運轉愈順暢──汽缸數與汽缸排列




      02-06 引擎產出動力時,從事往返運動與迴轉運動的部分──主驅動系統




      02-07 配合四行程開閉,控制進排氣時間──進、排汽門




      02-08 藉由曲軸迴轉啟閉凸輪──汽門桿




      02-09 進排汽門的啟閉存在微妙的時間差──汽門正時




      2-10 引擎必須借助各種系統才能運轉──引擎本體與輔機




      專欄2 直列式6汽缸引擎








      第3章 驅動引擎運轉的基礎原理




      03-01 供應引擎流暢且乾淨的空氣──進氣裝置




      03-02 配合油門踏板調控進氣量──節流閥




      03-03 排氣不順暢將導致次回燃燒不正常──排氣裝置




      03-04 將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,避免空氣汙染──觸媒轉化器




      03-05 降低廢氣的壓力與溫度,安靜且安全地排放廢氣──消音器




      03-06 在最適當時機噴射供給最適量的燃料──燃油供給系統




      03-07 霧化燃油,使燃油容易與空氣混合──進氣口噴射式與缸內直噴式燃油噴嘴




      03-08 利用高壓電流放電,產生火花點火──點火系統




      03-09 利用電腦阻斷或接續電流以產生高壓電流──直接點火系統




      03-10 利用造成細且尖的電極激發強烈火花──火星塞




      03-11 蒐集各種資訊以便控管引擎的狀態──引擎電腦




      專欄3 超稀薄燃燒模式








      第4章 支援引擎的機械構造




      04-01 引擎過熱便無法正常運作──冷卻裝置




      04-02 冷卻液溫度升至100℃以上也不會沸騰──加壓冷卻




      04-03 引擎溫度過冷將引發各種負面影響──調溫器




      04-04 促進引擎內部零件運作順暢──潤滑系統




      04-05 潤滑之外,機油兼具多項功能──機油




      04-06 利用馬達的力量驅動曲軸迴轉──起動裝置




      04-07 利用引擎的動力發電,以因應起動或電力不足情況所需──充電裝置




      04-08 利用化學變化貯電或放電──電瓶




      04-09 輸送高壓空氣至引擎以提高引擎性能──增壓機




      專欄4 油與工作液體








      第5章 傳動車輪的機械原理




      05-01 傳動系統有前輪驅動或後輪驅動之分──傳動系統與傳動方式




      05-02 藉由變速將引擎轉數與扭矩調整至最合適的行駛狀態──齒輪、滑輪、變速




      05-03 變速箱依需手動操作與否及需階段性變檔與否分類──變速箱




      05-04 由不同齒輪比的齒輪組合中挑選所需──手排變速箱




      05-05 藉由摩擦使轉軸接續流暢──離合器




      05-06 藉由流體傳遞迴轉動能,同時增加扭矩──扭矩轉換器 1




      05-07 帶給汽車慢速爬行的便利性能──扭矩轉換器 2




      05-08 利用液體的壓力傳導力量使機件作動──油壓機構




      05-09 使用如天體般作動的齒輪達成自動變速──行星齒輪




      05-10 依照電腦指令配合行駛情況變速──自動變速




      05-11 改變滑輪的寬幅,藉由實際直徑改變達成變速目的──無段式連續變速




      05-12 左右車輪以不同轉速過彎──差速齒輪




      05-13 配合左右驅動輪所承受的阻力分配迴轉動力──差速齒輪與最終減速齒輪




      05-14 化解差速齒輪的弱點,同時提升過彎性能──限制滑動差速器(LSD)




      05-15 相對位置改變依然可藉由軸類傳遞迴轉動能(副標)──軸類與萬向接頭




      05-16 四輪驅動的唯一敗筆:不宜全程使用──四輪驅動




      05-17 吸收前後輪的轉速差異,流暢過彎──全時四輪驅動




      05-18 必要時自動由二輪驅動切換成四輪驅動──分時四輪驅動




      專欄5 環形無段式連續變速箱








      第6章 使汽車停止行進與轉向的機械原理




      06-01 使汽車減速的制動力來自摩擦力的反作用力──制動力與摩擦力




      06-02 藉由油壓機構將踩油門的力量傳遞至煞車本體──腳煞車




      06-03 由兩側夾住圓盤,利用摩擦熱減速──碟式煞車(碟煞)




      06-04 將摩擦材料推入圓筒內,利用摩擦熱減速──鼓式煞車(鼓煞)




      06-05 利用大氣壓力輔助踩踏煞車踏板的力量──倍力器




      06-06 控管輪胎與路面的摩擦力不至超越極限──防止車輪鎖死煞車器統(ABS)




      06-07 鉤住棘爪便可使駐車煞車維持作動狀態──駐車煞車




      06-08 需有力量對抗離心力才能轉彎──離心力與向心力




      06-09 藉由輪胎的摩擦與變形產生轉彎的力量──轉向力與摩擦力




      06-10 利用側推改變車輪轉向──轉向系統




      06-11 利用油壓與馬達的力量輔助方向盤操作──動力轉向系統




      專欄6 引擎煞車








      第7章 車輪與懸吊系統的機械原理




      07-01 確保輪胎著地,保障行車穩定及安全──懸吊系統




      07-02 慣性力與離心力使汽車傾斜──汽車的動作




      07-03 控制彈簧的動作,提供緩衝機能──彈簧




      07-04 利用油通過細微孔穴的阻力吸震──避震器




      07-05 車輪動作受到懸吊所支撐部位的影響──車軸懸架式懸吊




      07-06 桿臂數量影響懸吊性能──獨立懸架式懸吊系統




      07-07 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性質的橡膠──輪胎




      07-08 利用胎紋的溝槽排出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水──胎紋樣式




      07-09 高度與寬幅的比例影響輪胎的性能──扁平比




      07-10 輪胎內部空氣壓力會影響輪胎的性能──胎壓




      07-11 輪圈使動力得以確實傳遞至輪胎──輪圈




      07-12 車輪與輪胎愈輕,汽車跑起來愈輕快──非彈簧荷重




      專欄7 點放式煞車技巧








      第8章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




      08-01 不靠引擎,利用馬達行駛的汽車──電動車




      08-02 永久磁體在交流電創造的旋轉磁場中旋轉──永久磁體式同步馬達




      08-03 回收廢棄的能源以減少浪費──再生制動




      08-04 電池容量愈大,續航距離愈長──充電電池式電動車(純電動車)




      08-05 利用車載氣瓶中的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電力,使汽車行駛──燃料電池式電動車(FCEV)




      08-06 搭載兩種動力來源,可高效率行駛的汽車──油電混合車




      08-07 利用再生制動能源,以馬達作為輔助──並聯式油電混合車




      08-08 高效率整合兩種動力的油電混合動力車──分配式油電混合動力車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【前言FOREWORD】








    近年來,日本年輕人擁有汽車駕照的比例很低,低到汽車業者不禁以「考張汽車駕照吧!」作為廣告宣傳主語,以呼籲年輕大眾開車。








    然而就在不久以前的上一個時代,許多年輕人把開車當作興趣,汽車是約會的必備條件,甚至發展出「沒車沒人愛」這麼一句俗諺。可惜時代不同,這時代,車子以外的樂子不勝枚舉。








    現代都會區的公共交通建設發達。對都會居民而言,沒有汽車幾乎不會對生活造成多大的不方便。再加上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普及,待在原地就可以享受各式各樣的娛樂,降低民眾的移動需求。更何況,保養汽車可是要花錢的呢!








    隨著年輕族群遠離汽車(不買車、不開車),汽車的實用性愈來愈受到重視。而重視其實用性的核心族群,是需要帶著小孩移動的家庭。因此,「汽車是便利的交通工具」成了現在使用汽車的主流思維。汽車業者也希望製造出可以大賣的車子,旗下產品淨是以便利性能作為強打訴求。至於強調駕駛樂趣的車種,由於青睞者寥寥無幾,在市場上已經逐漸喪失立足之地。








    然而,情勢繼續轉變。我們的社會走向少子高齡化以及人口減少。業者也為此感到不安,不禁懷疑「現在這群不開車的年輕人,在組織家庭之後會有開車的意願嗎?」於是出現了前述鼓勵年輕人考取駕照的電視廣告。業者墾望年輕人能體認駕車的樂趣,重新催生注重駕駛樂趣的性能車款。姑且不論年輕人是否買帳,這類車款的確締造出銷售佳績。








    可見,這個時代還是有愛車族!「希望享受駕駛樂趣、但基於家庭實用因素而改選購實用車款」的人一定也存在著。儘管愛車族僅占全體車主的一小部分,卻是最瘋狂熱愛汽車的族群。而正在閱讀本書的您,應該就是其中一人吧?








    為了滿足由衷熱愛汽車的愛車族的求知欲,本書特地從基礎中的基礎開始,解說汽車構造與原理。市面上已經出版許多解說汽車構造的書籍,藉由各種手法進行解說。本書也屬於這類書籍,只不過本書更進一步,從Why與How,由原理開始為各位做說明。








    本書由「為什麼車輪轉動汽車就行進?」「為什麼燃燒燃料就能產生力量」等話題引導讀者。這些現象,各位讀者或許視為理所當然,但是了解背後的基本原理之後,才有辦法理解更高深的汽車原理。舉例來說,有了「車輪減速才能使汽車減速」這樣的基礎認識以後,才有辦法輕鬆理解「ABS的作動機制」。








    基於帶領讀者理解基礎現象的需要,本書不得不引用物理學理論做說明。不過請各位讀者放心,本書所引用的物理學理論頂多屬於國中程度而已,一點都不難。而且,為了體貼文科背景出身的讀者輕鬆閱讀,本書一律避免引用數理算式。








    汽車工業技術不斷推陳出新。每每有新技術問世,汽車業者必定積極宣傳新技術表現出來的性能。至於背後的機械構造或原理,相關資訊通常是少之又少。「成功做出什麼樣的性能」的確重要,但是「如何才能實現這樣的性能」,想必也有車友極欲想要知道。








    無奈的是,假如要單以一本書收錄最新汽車科技的話,一定會產生說明不足,導致讀者消化不良的後遺症。有鑑於此,很遺憾地,本書不得不有所取捨。(假如本書廣受大眾愛讀,筆者或許就有機會再為各位說明最新汽車高科技呢!)不過別氣餒,對於汽車的各項構造或運作原理,只要了解基礎的原理,即使面對資訊不多的最新汽車高科技,各位應該也不難想像它的構造或原理。








    總之,希望各位愛車讀者能先嘗試閱讀本書。本書的內容一點也不難,各位讀者應該一讀就通。希望在本書的說明之下,愛車的朋友對於愛車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。








    青山元男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編/譯者:黃郁婷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16*22.5cm
    頁數:224
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




  • 作者:青山元男




  • 譯者:黃郁婷








  • 出版社:晨星




  • 出版日:2014/11/12








  • ISBN:9789861778020




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  • 館主推薦:★★★☆☆












汽車的構造與機械原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